我所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喜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另有三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甲醇制烯烃工业性试验记事(化物生活2006)
发布时间:2015-01-08 21:29    栏目类别:项目侧记
张今令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年,正赶上803组承担的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甲醇(二甲醚)制烯烃(MTO)”,获得中科院特等奖,我深深地感受到组里的每一位老师的自豪之情,也为自己成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而感到高兴。从那时开始就逐渐认识到一个新的化工过程从实验室发展到工业化生产要经历很多过程,为了实现它需要许多人甚至几代人奉献出艰辛的劳动和心血。在为获奖高兴的同时,也在暗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参加工业化实验。
  2005年,当我们获知甲醇制烯烃项目要进行工业化试验时,组里每个人的情绪都很高涨,深知如果该项目成功工业化,将开辟出我国第一条非石油资源生产低碳烯烃的煤化工新路线,必将极大地缓解我国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促进我国重化工的跨越式发展和原料路线的结构性调整。
  2005年11月中旬,我们制备好的催化剂和试验用仪器就要送往试验基地。为了确保催化剂、仪器的安全,我们不敢有丝毫马虎,遵守注意事项精心地包装、编号,并有两位老师亲自跟车日夜兼程赶赴试验基地。随后,去开工的人马也陆陆续续开往现场。当时真有一种出征的感觉。
  我们的试验基地是在陕西省华县陕化集团厂内。华县,古称华州,以境内有华山而得名。在我们去之前,已经从现场照片上对那里的情况略知一些。当我们到达试验基地时,心情还是有点复杂。在那里只有我们那套装置高昂挺拔地站立在那里,而整个陕化厂区条件比较差,弥散着氨、硫化氢刺鼻的味道,数不清的烟囱冒着黑烟,粉尘、煤灰到处都是,而且空气干燥,很难看见晴朗的天空。但我们坚信,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们的努力一定会收获丰厚的回报。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和陕西新兴煤化工公司的员工、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现场工程师们打成了一片。三方秉承积极合作的态度,克服重重困难,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着。由于是全新的工艺过程,虽然流程设计借鉴催化裂化,但对我们纯粹研究人员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我们分工明确,互相学习,遇到困难积极合作共同解决。我们有几位同志主要偏重分析,他们在大连时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因为这次工业性试验没有分离装置,生成的产品全部进入火炬,所有的试验数据要通过分析手段得到,可以说分析是整个工业化实验的重中之重。他们和现场的职工积极配合,调试分析仪器、准备各种必须药品、配件等,确保分析数据及时、准确、可靠。而偏重工艺的同志则更是辛苦,每天都要在几十米高的装置爬上几个来回,对照图纸熟悉设备、掌握流程。那时正是当地最冷的时候,加之装置比较高,耸立在开阔地带,上面的风很大,可以说,对“寒风刺骨”这个词,偏重工艺的同志都有了切身体会。然而几天下来,工艺流程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他们对反应器、操作阀、控制点等上千个装置的位置已逐渐熟悉,对下一步的试验也更加充满了信心。
  工业化试验期间,我们有的同志得病,回大连修养一段后又带病赶赴现场;有的同志身体并不是很好,但不比别人少上一个夜班;有的同志不适应华县的天气、陕西的饮食,但没听见他们叫一声苦,总是笑着说慢慢就适应了。
  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我们不仅成功地完成了惰性剂流化试验,并且取得了一次投料开车成功的好成绩。
  在这次工业试验中,我们的技术获得了成功,我们个人也得到了锻炼。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